1、与违法只差一点点,而又不犯规。就好比球与球网擦边而过,乒乓球与球台擦边而过。把这个现象引用在一些事情上。
2、比如打法律的擦边球,意思就是说,一件事说它违法,又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是违法的,但的确与一些法规所禁止的有些接近。打法律的擦边球是因为法律还有不尽人意或者不完善的地方,或者说是法律不能与时俱进;时代在进步,法律也在完善,两者之间是谁快谁慢的问题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2022-08-27 11:29
在网上与网友用淫秽语言聊天,是否违法,关键要看对方的态度。如果对方对聊天方式反感,不愿意继续聊,那么行为可能就违法了,就成了性骚扰或者猥亵。如果对方报警,公安机关介入的话,会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理,有可能被拘留。如果对方愿意聊,你情我愿聊的很愉快,而且在引起空间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违法的。公安也不会管。
2022-09-05 15:54
视情况而定。
1、首先看酒驾的人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如果是,那么顶包这个人就涉嫌包庇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2、如果仅仅是酒后驾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则不构成犯罪。
2022-08-10 14:39
虚假信息入职触犯了行政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属于犯法。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要平等自愿,达成合意。也就是说,劳动合同应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达,任何一方不能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否则合同就是无效的。对于无效合同,企业可以解除,无需经济补偿,还可对其追偿经济损失。
2022-08-10 16:40
虚假信息入职触犯了行政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属于犯法。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要平等自愿,达成合意。也就是说,劳动合同应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达,任何一方不能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否则合同就是无效的。对于无效合同,企业可以解除,无需经济补偿,还可对其追偿经济损失。
2024-10-08 10:26
挪用公款不属于结果犯,而属于行为犯。只要实施了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就构成挪用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