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假货应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如果造成了损失或利益损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商品销售的过程中,我们的消费者,或者是其他人,因为这个商品本身的残次问题而造成自己身体或者是相关财产受到损失的话,那么消费者或者是受害人是可以直接向销售该商品的销售者要求对自己的损失予以赔偿,同时也可以找到该商品的生产者要求生产方对自己的损害予以赔偿。
消费者在举报时应注意什么
消费者在购物时,首先要向销售方索取发票、信誉卡、包修卡、产品说明书等凭证或收据,并当面检查是否填写清楚所买物品的品牌、价格。
其次,要了解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相关权利。目前法律法规主要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民法典》等。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获得知识权、人格权、监督举报权等。同时要选择合法途径和合适索赔对象。
如果购买到假货投诉时,不要不切实际投诉。投诉时应根据自己权益受损的程度,实事求是地提出相对合理的赔偿或维权要求,不能漫天要价,虚拟夸大损失,这样往往因小失大。此外,不要盲目投诉。
如消费者未按商品使用说明使用而导致商品损坏或造成人身损害的投诉;争议双方曾经达成协议并已执行;人民法院、仲裁机关、有关行政部门已经受理或已作出处理;投诉理由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等等,类似投诉有关部门将不会受理。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咨询专业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听取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对经营者交易行为、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意见,及时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