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民法总则限制民事行为人的年龄改为八岁的原因是什么

行政诉讼 2020-08-26 11:23 标签: 民法 总则 限制 行为 年龄 改为 原因

《民法总则》草案第二十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为六周岁。六周年的儿童虽然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但认知和辨识能力仍然不足,在很大程度上还不具备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建议改为八周岁为宜。法律委员会经研究,按照既积极又稳妥的要求,建议在现阶段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的下限修改为八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规定: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在线法律咨询
示例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