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的联系与区别

法律顾问 2020-08-27 10:08 标签: 无权 处分 善意 取得 联系 区别

联系:善意取得正是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才适用的,其前提就是处分人对财产没有处分权,二者互为补充,协调保护着权利人和受让人之间的合法权益。

区别:

(1)性质不同。无权处分制度属于债权法上的制度;而善意取得则是物权法规定的一种制度。

(2)构成要件不同。无权处分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两个:处分人对所处分的财产没有处分权;无权处分人处分财产时必须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包括: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以合理的价格转让;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3)保护对象不同。无权处分制度保护的是被无权处分的财产的所有人;善意取得制度保护的是交易安全和受让人的合法权益。

(4)法律效果不同。经过权利人的追认或者无权处分人取得处分权,无权处分行为将转换为有效的法律行为,相反,则归于无效。

【法律依据】

《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

在线法律咨询
示例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