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附义务赠予合同能否撤销
一般而言,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但也存在例外的情形。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在赠与人交付赠与财产之前不能撤销赠与。
在赠与合同中,只要当事人之间合同一经成立就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双方均不能反悔,特别是赠与人不能因为没有交付而不承认该合同的效力。如果赠与人不履行合同约定,则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撤销权行使的条件
(1)无因撤销的行使条件
第一,赠与合同是非经公证证明订立的;
第二,只能由赠与人本人行使撤销权;
第三,赠与不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性质或道德义务性质;
第四,只能在赠与财产交付之前行使撤销权。
(2)有因撤销的行使条件
第一,受赠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的;(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的。
第二,应当在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第三,只能由赠与人本人行使撤销权。
(3)继承人或监护人撤销赠与的条件
第一,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任意撤销权及其限制】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 【赠与人的法定撤销权及其行使期间】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2025-05-24 14:30
担保人提供担保后仍然可以申请贷款,但实际能否获批取决于担保金额、自身负债情况、银行政策及信用记录等因素。部分情况下可能面临贷款额度降低或被拒风险。
2025-03-12 16:43
对方拖欠8万元拒不归还,您可通过协商→起诉→申请强制执行三步维权。无论有无欠条,只要有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能证明借贷关系的证据,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胜诉后若对方仍不履行,可申请查封、拍卖其财产。
详细法律应对策略
一、诉讼前关键准备
固定债权证据
核心证据:借条/欠条、转账凭证(银行流水、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催款聊天记录、通话录音、证人证言等。
补救措施:若无书面凭证,立即通过微信、短信或录音催款,明确借款金额、时间及对方身份(如:“张三,2022年1月你借的8万元什么时候还?”)。
审查诉讼时效
有约定还款日期:自还款期满次日起算3年,超期可能丧失胜诉权。
未约定还款日期:可随时主张还款,但需给对方必要准备时间;首次催款后对方拒绝还款的,诉讼时效从拒绝次日起算3年。
评估债务人财产状况
提前调查对方名下房产、车辆、存款、股权等财产线索,便于胜诉后快速执行。
2025-02-13 14:28
财产侵权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在财产侵权中,侵权人通过不正当手段侵犯了受害人的财产权益,给受害人造成了经济损失。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财产侵权行为:
一、寻衅滋事中的财产侵权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寻衅滋事行为中的第三项,即“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属于典型的侵犯财产权行为。这种行为直接针对公私财物的权益进行侵害,给受害人造成了直接的财产损失。
2024-11-27 08:53
抵押车不还钱不可以直接把车开走。对方对车辆仅仅只有抵押权。抵押权的实现方式,应该先双方协商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协商不成,则需要通过起诉来实现抵押权。车辆抵押后,抵押权人(也就是出借方)仅仅只获得车辆的抵押权,并未因此获得车辆的所有权和占有权。
2024-11-27 08:53
只要能证明是孩子打赏的,可以要回打赏的财物。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应当由父母代理或者追认,父母知道孩子将财物打赏给主播后,不同意打赏行为的,父母可以向主播要回打赏的财物,只要能证明是孩子打赏的,主播应当将财物退还,主播不退还的,父母可以起诉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