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辈财产有继承权的主体主要包括法定继承人、遗嘱指定的继承人以及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
法定继承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遗产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情况下,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遗嘱指定的继承人:如果长辈留有遗嘱,并且遗嘱中明确指定了继承人,那么遗嘱指定的继承人将按照遗嘱的内容继承长辈的财产。
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在某些情况下,长辈可能会与他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约定由某人承担其生养死葬的义务,并享有继承其遗产的权利。这种情况下,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将按照协议的内容继承长辈的财产。
在法定继承中,子女的继承权是平等的,无论性别、婚姻状况或是否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同时,如果继承人中有生活特殊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的情况,分配遗产时应给予适当照顾。而如果继承人未尽到扶养义务或虐待被继承人,其继承权可能会受到剥夺或限制。
综上所述,对长辈财产有继承权的主体是多样的,具体继承权的行使需根据法律规定、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来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2025-05-28 16:02
2025-05-28 15:59
2025-05-28 15:53
2025-05-24 16:44
要证明夫妻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证明方式:
1. 居住地分离的证据
提供双方分别居住的房屋租赁合同或房产证。
提供水电费、物业费等缴费凭证,证明各自独立生活。
2. 证人证言
邀请邻居、亲友或其他知情人士出庭作证,证明夫妻双方长期分开居住且无共同生活。
注意:证人需与案件无利害关系,且其证言需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3. 通信记录
提供双方之间的聊天记录、邮件、电话通话记录等,证明分居期间双方感情不和且缺乏沟通。
4. 单位证明
如果一方因工作原因长期异地居住,可以要求单位出具证明,说明工作地点及时间安排。
5. 分居协议
如果夫妻双方签订了书面的分居协议,明确约定分居的时间、地点及原因,这将是强有力的证据。
6. 子女抚养情况
提供子女随一方生活的证据(如学校证明、医疗记录等),证明夫妻双方已实际分开生活。
7. 其他证据
医疗记录:如果一方因心理或生理问题导致分居,可提供相关诊断证明。
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证明:有时社区组织会了解夫妻分居的情况,可以请求出具证明。
2025-05-24 15:10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经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针对分居三年起诉离婚的情形,法院判决需综合考量以下要件:
一、法定裁判标准
分居性质要件
必须基于“感情不和”的主观原因,工作调动、学习深造等客观分居不构成法定事由
需证明持续处于“三不”状态:不同居、不共同生活、不履行夫妻义务
分居时间计算
需连续计算满24个月(参照下述案例裁判要旨)
首次起诉不准离婚后,继续分居满1年再次起诉的,应当准予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