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合同如何判无效

合同纠纷 2025-02-26 17:09 标签: 合同 如何 无效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违反法律规定或不具备法定条件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如果合同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如禁止性规定),则该合同无效。

注意:这里指的是“强制性规定”,而非任意性规定。例如,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强制性规定。

2. 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内容如果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也会被认定为无效。例如,赌博、嫖娼等行为所签订的合同。

3.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如果合同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该合同无效。例如,通过虚假交易逃避债务或税务的行为。

4.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如果合同表面上看似合法,但实际上是为了掩盖非法目的,则该合同无效。例如,签订虚假买卖合同以规避法律规定的限制。

5.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如果一方通过欺诈或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并且损害了国家利益,该合同无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是损害个人或集体利益,合同可能被撤销而不是直接无效。

6.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精神病人)订立的合同无效。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纯获利益的合同(如接受赠与)是有效的。

7.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未得到法定代理人追认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未成年人)订立的合同,必须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有效。未经追认的合同无效。

8. 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或无代理权订立的合同

如果代理人超越了授权范围或根本没有代理权,且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这一情况,该合同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虚假表示与隐藏行为的效力】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刘丽律师

刘丽律师

北京高勤律师事务所

经济纠纷 合同纠纷 知识产权 法律顾问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