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满16岁的抚养权归谁

婚姻家庭 2025-03-29 12:00 标签: 满16岁 抚养权

已满16周岁的子女抚养权归属,需优先尊重其个人意愿,并结合父母抚养能力、生活环境等因素综合判定。若子女已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如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抚养权问题可能不再具有实际意义;若仍需抚养(如在校读书),法院将重点考量子女意愿及成长需求。

具体规则:

1.子女意愿优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已满8周岁的子女在抚养权争议中享有表达意愿的权利。16周岁子女的意愿通常具有决定性作用,法院会充分尊重其选择跟随父亲或母亲生活的意愿。

2.独立生活能力的认定

若子女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但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且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如稳定就业),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此时抚养权归属不再具有实际意义,父母可停止支付抚养费。

3.仍需抚养时的综合考量

若子女仍需抚养(如在校读书),法院在尊重其意愿的基础上,还需综合以下因素:

经济条件:哪方能提供更稳定的收入、教育费用支持;

4.生活环境:居住稳定性、周边教育资源、社交环境等;

5.抚养历史:子女长期与哪方共同生活,是否已形成稳定的成长环境;

6.父母品行:是否存在家暴、吸毒等不利于子女成长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父母的探望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任印好律师

任印好律师

安徽胜方律师事务所

婚姻家庭 刑事辩护 债权债务 交通事故 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