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抄袭他人作品构成刑事犯罪吗

知识产权 2025-04-24 10:49 标签: 抄袭他人作品 构成刑事犯罪

抄袭他人作品在特定条件下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但需满足“以营利为目的”且“情节严重”等法定要件。若未达刑事立案标准,则通常按民事侵权处理。

一、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情形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以下行为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传播其文字、音乐、美术、视听作品等;

违法所得数额较大(≥3万元)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如非法经营数额≥5万元,复制品数量≥500份);

情节特别严重的(如违法所得≥15万元,复制品数量≥2500份),最高可判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典型行为示例:

非法复制畅销书籍并销售获利;

通过网站、APP等网络平台大量传播盗版影视作品牟利;

制作并销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二、不构成刑事犯罪的情形

一般民事侵权:

非营利性抄袭(如学生论文抄袭、个人学习使用);

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社会影响的行为。

法律后果:需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

行政处罚:

若抄袭行为扰乱市场秩序但未达刑事标准,可能面临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 【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
(五)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

《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对于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可以没收违法所得、侵权复制品以及进行违法活动的财物。

李增超律师

李增超律师

江西客家人律师事务所

婚姻家庭 劳动工伤 交通事故 债权债务 合同纠纷 损害赔偿 经济纠纷 物业服务纠纷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