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公职人员贿赂罪能没收财产吗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贿的,不处没收财产,依据受贿的数额判刑。例如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三条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受贿罪客观表现
受贿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利用职务之便是受贿罪客观方面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利用职务之便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职权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作出一定行为的资格,是权力的特殊表现形式。具体是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也即利用本人在职务上直接处理某项事务的权利。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而收受他人财物,是典型的受贿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受贿罪是利用职权的便利条件构成的。例如,负责掌管物资调拨、分配、销售、采购的人,利用其调拨权、分配权、销售采购权,满足行贿人的愿望,而收受财物。
2、利用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利用与职务有关的便利,即不是直接利用职权,而是利用本人的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而本人从中向请托人索取或存非法收受财物的行为。实践中,利用第三者职务上的便利,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亲属关系,二是私人关系,三是职务关系。至于前两种情况,利用的主要是血缘与感情的关系,与本人职务无关。对于单纯利用亲友关系,为请托人办事,从中收受财物的,不应以受贿论处。在第三种情况下,则与本人职务有一定关联。受贿人利用第三者的职务之便受贿,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利用第三者的职务之便,必须以自己的职务为基础或者利用了与本人职务活动有紧密联系的身份便利。其二,是受贿人从中周旋使他人获得利益。根据司法实践,利用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一般发生在职务上存在制约或者相互影响关系的场合。
从受贿罪的客观行为来看,有两种具体表现形式:
(1)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索贿是受贿人以公开或暗示的方法,主动向行贿人索取贿赂,有的甚至是公然以要挟的方式,迫使当事人行贿。鉴于索贿情况突出,主观恶性更严重,情节更恶劣,社会危害性相对于收受贿赂更为严重。因此,本法明确规定,索贿的从重处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索取他人财物的不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均可构成受贿罪。
(2)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贿赂而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收受贿赂,一般是行贿人以各种方式主动进行收买腐蚀,受贿人一般是被动接受他人财物或者是接受他人允诺给予财物,而为行贿人谋取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5-05-28 15:14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的,一般以 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为基准量刑,情节较轻的可判 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若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被认定为间接故意或恶劣情节,可能面临 10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可至无期徒刑。具体量刑需综合案件细节判断。
2025-05-28 13:44
协助他人犯罪通常被认定为 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或帮助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具体刑期需结合协助行为的作用大小、犯罪性质、危害后果及悔罪表现综合判定,司法实践中可能判处缓刑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等。
2025-05-28 13:41
跑分涉案金额十万元以下,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若涉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且情节严重,刑期可达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量刑需综合犯罪性质、主观明知程度、退赃退赔等情节判定。
一、罪名分类与量刑基准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
适用情形:明知他人利用网络犯罪,仍提供支付结算帮助(如提供银行卡、账户)。
量刑标准:
一般情节: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标准(符合之一即可):
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
支付结算金额 20万元以上;
违法所得 1万元以上。
10万元以下处理:若未达“情节严重”标准且无其他严重情节,可能量刑 1年以下或缓刑;若涉及多个对象或多次帮助,仍可能被定罪。
2025-05-28 12:00
盗窃废弃电缆8万元属于“数额巨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刑期需结合犯罪情节、退赃赔偿情况及被告人悔罪表现等因素综合判定,如存在自首、认罪认罚、退赔谅解等情节,可能降低基准刑(如降至三年左右或适用缓刑)。
2025-05-28 11:59
亲属打架致轻伤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积极赔偿并获得谅解,可从轻处罚甚至适用缓刑。具体量刑需结合赔偿情况、自首坦白及亲属关系等因素综合判定。
一、刑事处罚基本框架
罪名认定
亲属间故意伤害致人轻伤(需经司法鉴定确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构成 故意伤害罪,基准刑为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从宽情节
赔偿谅解:全额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并取得书面谅解,刑期可能减少 20%-40%;
自首/坦白:主动投案或如实供述,可分别减少 40%以下或 20%以下 刑期;
初犯偶犯:无犯罪前科且情节轻微,可能适用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