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的发达,网络信息如井喷式爆发,大家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但是因为网络不要求实名制,很多人在网络的言论非常随意,甚至造谣攻击污蔑他人。那么网络上造谣攻击污蔑他人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首先,应承担行政责任。对网上造谣攻击他人者,将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有法律所得的,没收非法所得,对个人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罚。
其次,应承担民事责任。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网上公然骂人实际上属于一般侵权行为,只不过侵权的方式和载体比较特殊而已。由于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及网上言论的随意性,对社会的影响不可忽视。在网上辱骂他人,对他人名誉带来的损害比日常生活中辱骂他人为家严重。所以,利用互联网骂人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在网上公然侮辱他人,情节特别严重的,还可能构成侮辱罪,进而承担刑事责任。依照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侮辱罪是指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贬低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就网络骂人的传播速度、范围以及影响力来看,应该认定为“公然”。
刑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2025-04-23 15:47
若不知道被告姓名但需要起诉,需通过其他身份线索(如身份证号、住址、联系方式等)锁定被告身份,否则法院可能以“被告不明确”为由不予受理。 实务中可通过合同、报案记录、场所登记等渠道获取身份信息,或向法院申请依职权调查,但需满足最低身份识别要求。
2025-04-23 15:44
侵犯他人隐私权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具体量刑分为两档: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院将根据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信息的数量、类型、后果等因素综合判定刑罚。
2025-02-25 16:12
2024-12-30 14:53
消协不能直接强制商家退款,但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帮助消费者解决退款问题。如果商家拒绝退款,消协可以上报给工商局,由工商局对商家进行处罚,包括强制商家退款、赔偿等。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商家退款并赔偿损失。
2024-12-30 14:00
被人打一巴掌没有受伤,通常无法主张索求赔偿。原因在于,未能产生实质性的身体伤害,不满足侵权责任的基本要素。但请注意,若暴力行为引发了精神方面的损失,或对个人声誉产生了负面影响,有权请求消除不良影响、恢复名誉并且进行真诚的悔过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