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网络上造谣攻击污蔑他人承担的法律责任是造成严重影响的,可能涉嫌侮辱、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2-08-12 11:51
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
对于网络上散布谣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分为三种责任:
一是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二是行政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受到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三是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如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或者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此类犯罪行为要受到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刑事处罚。
2023-02-26 14:43
无意中传播谣言的,如果是情节严重、有故意传播谣言行为的,可能会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另外,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4,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所以,传播谣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2022-08-09 14:41
信用卡转借他人使用,如果出现逾期会承担还款责任。银行的规章是不允许将信用卡借给别人使用的,如果是持卡人借出,那么责任都是在持卡人身上的。因为:
1、(1)将信用卡借给朋友使用违反了银行信用卡使用管理的规定,一旦被银行发现,卡片随时有可能被银行冻结,并要求立即还请所有欠款。
(2)即使不被发现,你与银行形成信用借贷关系,虽然刷卡消费的一方是朋友,但依据合同相对性原则,你仍有义务向银行还清借款,如逾期未还,还需支付高额利息和滞纳金,另外还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2、(1)将信用卡借给别人使用,但双方之间的借用民事行为仍然具有法律效力,你有权利要求朋友依照合同的约定进行还款。
(2)因此,你在催告朋友还款无效后,可依法提起民事诉讼,同时可申请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但为避免刑事追究的风险,在起诉之前你应先将银行欠款还清,然后诉求由朋友直接向你还款。
信用卡使用有风险,出借须谨慎!借款同样有风险,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
2022-08-09 13:44
2023-04-28 14:25
造谣污蔑他人涉嫌犯侮辱罪、诽谤罪。行为人构成侮辱罪、诽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是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此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