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父母可以代替孩子接受赠与吗

婚姻家庭 2022-06-23 09:36 标签: 赠与

一、父母可以代替孩子接受赠与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纯获利益的赠与合同,受赠人系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该合同成立有效。

但该财产属于未成年人的个人财产,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监管。不过,违法赠与的行为是无效的。

因此,在代替孩子接受赠与时,要注意区分该赠与行为是否为纯获利益的赠与,并且注意赠与行为是否合法。同时法律还规定了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二、为什么父母可以代替子女接受赠与

父母可以代替孩子接受赠与,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代理孩子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赠与是对孩子纯获利益的,父母可以代替孩子接受赠与。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二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五条 【监护人履行职责的原则与要求】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耿嘉睿律师

耿嘉睿律师

陕西其源律师事务所

婚姻家庭 刑事辩护 合同纠纷 建筑工程 法律顾问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