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的开庭程序:1、庭审准备阶段,查明当事人身份,宣布被告人涉嫌罪名;2、法庭调查阶段;3、举证、质证阶段;4、法庭辩论阶段;5、最后陈述阶段。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2020-09-22 15:07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如果符合刑事立案条件,就应当立案侦查,对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如果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可以办理取保候审,符合逮捕条件,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2023-06-02 13:44
二审刑事案件辩护词应该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案件的基本情况等信息,并且需要针对一审的相关情况进行梳理,对认为的不合理处,不实之处或者说审判的不认同处作出辩解,以及二审时希望解决的问题。
2022-08-12 09:42
首先是原告方起诉,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如果人民法院受理,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2024-06-06 11:24
盗窃罪的开庭程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庭审准备阶段。
第二、法庭调查阶段。
第三、举证质证阶段。
第四、法庭辩论阶段。
第五、被告人做最后陈述。
第六、判决阶段。
2025-01-02 15:40
刑事公诉案件的和解程序是:
一、审查适用条件,刑事和解程序适用两类案件,1,民间纠纷引起的涉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者侵犯财产权利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2,除渎职案犯罪以外,可能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过失犯罪案件。
二、和解协议的审查和主持制作,对于双方当事人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和阶段达成了和解协议,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主持下制作的和解协议书,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查。对于在一审法院主持下制作的和解协议书,二审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查。实践中曾经出现单方伪造谅解协议的情形,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协议,依法审查,经审查和解真实自愿合法予以确认,无须重新制作和解协议书。反之和解协议不具有真实性自愿性合法性,应当不予确认。如果双方当事人自愿仍然和解,人民法院可以主持制作新的和解协议书,在审判案件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的,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协议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和解协议书应当载明以下,按由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写明,协议是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制作。其后写明以下内容:
1,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自愿真诚悔罪。
2,被告人通过向被害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对于涉及赔偿问题,应当写明赔偿的数额方式期限等。
3,被害人自愿和解,应当同意对被告人从宽处罚。和解协议书应当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按手印。和解协议书应当一式三份,由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另一份交人民法院附卷备查。
三、和解协议的履行,和解协议的约定,赔偿内容应当及时履行。至此,人民法院判决宣告终结权履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