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 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 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022-09-08 11:50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是指下列两种:
1、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或者痴呆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无效,特殊情况除外:
1、当事人双方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是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不能产生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效果,因此无民事行为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其订立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理解其行为,无法预见其行为后果,其活动应当由法定代理人监护人代为活动。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一般情况子下是无效。但不是完全无效,特殊情况除外,比如一些纯受益行为,无民事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等,这些行为是有效的。合同也是如此,纯获利的合同是允许的是有效的。他人不能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的收益行为无效。
2024-11-04 09:36
所谓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尽管在民事权利能力方面同其他民事主体一律平等,但由于其不具备自己实施民事行为的能力;
因此在法律上规定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其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而将其自身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则一律规定为无效。
2023-02-23 14:42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具有以自己独立的意思表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的自然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什么作用?
认定自然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保护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并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未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一旦在诉讼中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人提出该当事人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要求认定该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应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受诉人民法院按照特别程序立案审理,原诉讼中止。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人在诉讼中提出该当事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应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认定自然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之后,还是可以申请恢复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能力只是处于一时的中止或受限制的状态,所以,当其智力障碍排除,具有辨认事物的能力时,人民法院根据其本人或者其监护人的申请,证实该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因已经消除的,应当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认定其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综上所述,你知道哪些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了吗!
2024-06-03 11:09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2025-03-05 16:47
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杀人的规定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中一类是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另一类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如果是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杀人的不负刑事责任。如果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在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时杀人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根据情况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