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尽管在民事权利能力方面同其他民事主体一律平等,但由于其不具备自己实施民事行为的能力;
因此在法律上规定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其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而将其自身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则一律规定为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022-08-26 08:45
2023-02-23 14:42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具有以自己独立的意思表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的自然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什么作用?
认定自然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保护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并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未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一旦在诉讼中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人提出该当事人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要求认定该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应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受诉人民法院按照特别程序立案审理,原诉讼中止。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人在诉讼中提出该当事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应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认定自然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之后,还是可以申请恢复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能力只是处于一时的中止或受限制的状态,所以,当其智力障碍排除,具有辨认事物的能力时,人民法院根据其本人或者其监护人的申请,证实该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因已经消除的,应当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认定其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综上所述,你知道哪些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了吗!
2024-06-03 11:09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2022-08-11 09:41
一般情形下,未成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活动,应当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或者征得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两种情况:
1、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特殊情况: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2022-11-22 14:26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效的。一般情形下,未成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活动,应当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或者征得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