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去报案,报案警察不能立案,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才会立案,找到其他受骗者联系,一起报警进行立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2023-05-20 10:10
网络被骗可以拨打110电话报警或者前往公安局报案。公安机关对于报案都应当接受,立案后应当进行侦查,讯问犯罪嫌疑人、证人、被害人,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进行勘验或者检查。
2025-01-08 10:13
微信被骗找网警有用。
该机制将通过建设网警公开巡查执法平台,建立完善网上公开巡查执法、警示教育、犯罪预防、打击控制等各项子机制。
1、通过24小时巡查,及时发现网络各种违法犯罪信息和有害信息。
2、依法震慑制止网络违法犯罪和网上不良言行,对情节轻微的网民进行教育警示,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2024-06-05 11:42
遭遇网上欺诈行为,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第一时间向警察局报告,尽可能详细的向当地公安机关呈报案件情况;若涉及范围广泛,可选择向网络监督部门及时通报。
收集有力证据纷繁复杂,要确保所有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如交易信息、沟通对话以及转账数额都已经妥善保留,并且尽可能地及时联系到诈骗者,以便得到更多的线索和信息。
对于经商行为受到侵害的情况,阁下有权力向电商平台投诉,或者寻求消费者协会的援助。
同样,如果您是在网络环境中遭受损失,网络安全检测机构也能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协助您追查网上活动并搜集相关证据。
如果涉及索赔的资金数目过大,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和诉讼处理,明确刑事赔偿和民事补偿的具体要求
2022-08-24 09:18
根据《刑法》只要被骗都可以报警,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反之,不予立案。
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2022-08-18 15:06
“大多数消费纠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都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但是12315并不是万能的,它受理的投诉是指消费者。在网购中出现纠纷时,拨打电商12315是有一定作用的。
在进行12315电话投诉时,消费者可以采取适当夸张的方式进行描述,从而引起12315相关人员重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夸张”并不代表“失实”,所以在投诉过程中不可掺入谎言,以免在日后与电商对峙时处于被动局面。更为重要的是,一些法律责任已认定清晰的事件,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投诉。举例来说,一旦消费者签收商品,再投诉快递暴力运输所造成的商品破损就显然有些无理取闹。即便商品破损真的是快递所为,但消费者签收商品之后便在法律意义上放弃了追诉权。不仅拨打12315电话无济于事,即便日后对簿公堂,也很难获得满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