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的解除方式:违约金属于合同约定的条款,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变更合同内容,合同变更需要办理备案、登记等手续的,办理相应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 【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 【协议变更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四条 【变更不明确推定为未变更】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2022-09-21 13:40
违约金上限30%,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这部分损失可以要求予以调整)。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违约金最高约定不应超过损失的30%。但需要说明的是,这30%的计算基数是“损失”,而不是“合同标的金额”,这一点在实务中许多人会理解混淆。正是因为在合同签署时,根本无从了解损失会是多少,所以许多人就参照合同标的金额来约定30%违约金,并慢慢成了惯例。
但现阶段民法对违约金的规定以实际损失为标准,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2022-09-16 14:15
违约金超过30%的合同是无效的。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2022-09-19 10:23
目前已经没有违约金不能超过30%的法律规定。
我国法律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根据这一规定,违约金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对方的实际损失的数额。
2022-08-11 14:10
违约金超过30%的合同有效。
是属于合法的;《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2024-03-19 17:16
如果是签订合同的,一方想违约退款退卡。合同一方违约的,守约方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违约方拒不承担的,守约方可以到法院起诉解决。机构把违约方诉到法院,机构负责举证,遭受损失,而这在诉讼中很难举证。顾客因自己的原因单方要退卡,机构收违约金,办购买和退费手续、根据购课情况安排私教都需要一定的成本。顾客如果觉得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可以要求适当调整到合理范围,这个诉到法院后可由法院酌情确定,没起诉的也可以协商或由第三方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