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能只留给兄弟姐妹中的一个子女,被继承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但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否则是无效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遗嘱处分个人财产】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2022-08-19 17:20
父母去世后遗产兄弟姐妹原则上平均分配,因为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比例一般均等。但如果兄弟姐妹中有赡养父母义务较多的,可以多分配一点,有赡养能力却不赡养的,少分一点。
2022-08-19 08:59
亲兄弟姐妹有继承权,是有份的。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不管是适用哪个顺序继承遗产,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遗产继承如果有合法有效的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如果没有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继承。接下来我会给大家进行简要的分析法定继承的顺序及继承的份额。
2023-08-17 16:21
出嫁的姐姐一般是能和弟弟分父母家的遗产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除有特殊情况外,子女都属于法定继承人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前述特殊情况一般指的是,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放弃继承权,或被继承人指定该继承人不继承遗产等情形。
2022-09-07 09:29
第一继承人中父母死亡的,如果还有配偶、子女等第一顺序的继承人,那么遗产就又配偶、子女继承,且为平均分配。在没有任何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况下,才会有第二顺序继承人。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2023-05-11 10:45
工伤赔偿、死者、无父母、无妻子、无子女,由兄弟姐妹继承,兄弟姐妹先死者死亡,其子女能否代位继承
兄弟的子女能代位继承的。但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情况下,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才可以代位继承。且代位继承的遗产仅限于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