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原告需到被告户口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法院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第十七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2-09-16 08:45
离婚起诉去管辖区人民法院。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因为无法调解的矛盾,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自愿结束婚姻关系。起诉离婚可以在行为人经常居住地的管辖区人民法院起诉。离婚诉讼采取的是原告就被告和一般地域管辖原则来确定管辖。离婚诉讼一般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原告应当向被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如果被告住所地何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应该由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来管辖。
2022-09-08 13:49
起诉离婚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你现在住的地方和经常居住地不一样的话,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起诉离婚需要的资料有:证明当事人的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夫妻婚姻关系的证明,即结婚证原件;原告的身份证或者户口本的原件及复印件;孩子的出生证或户口本;夫妻共同财产清单。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的名称、规格、件数、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2022-10-09 13:45
诉讼离婚案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诉讼管辖问题,即一方应当向何地法院起诉的问题。 依照中国民事诉讼法律的有关规定,夫妻一方提出离婚的,由另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住所地即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如果另一方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一方被注销城镇户口的,由原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原告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双方均被注销城镇户口的,由被告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的户籍迁出后尚未落户,有经常居住地的,由该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户籍迁出不足一年的,由其户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超过一年的,由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022-10-20 14:33
“诉讼离婚也叫起诉离婚,即夫妻一方向法院起诉离婚。要想诉讼离婚,首先要解决诉讼管辖问题。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夫妻一方需要去另一方的户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样,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2022-08-09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