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后申请伤残鉴定的流程如下:1、当事人向有资格的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中心申请鉴定。2、在受理申请后,被鉴定人到鉴定中心进行伤残鉴定。3、鉴定结果确定后,领取伤残鉴定报告。交通事故伤残指因道路交通事故损伤所致的人体残疾。包括: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异常及其导致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I级(100%)到第X级(10%),每级相差10%。发生交通事故后理赔的流程如下:1、拨打承保的保险公司电话;2、保险公司派人到场或者到交通部门了解出险情况;3、对向保险公司提交保险单、行驶证和驾驶证等文件材料;4、保险公司对车辆进行定损后,评估费用;5、保险公司审核索赔单据;6、审批通过后,携带相关材料领取理赔款。根据法律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七条至二十九条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应立即通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应及时告知具体的赔偿程序等有关事项。保险公司应当自收到被保险人提供的证明和资料之日起5日内,对是否属于保险责任作出核定,并将结果通知。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达成赔偿保险金的协议后10日内,赔偿保险金。
2022-08-25 16:11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交警部门出具的技术性法律文书,同时也是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进行调解的依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于交通肇事者是否提起公诉追究刑事责任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人民法院定罪量刑和确定损害赔偿的证据。
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所载明的内容,显示其具有书证的特性,因其由公安机关制作,故应为公文书证,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同时决定了该认定书不具有行政可诉性,不服认定书的结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也决定了法院在审理交通事故案件时,应该和其他证据一样进行真实性、客观性、合法性审查,如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该认定书时,法院无需经过重新认定即可不予采信。
2022-08-22 16:05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是为了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保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而制定。
2023-08-18 09:46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的原则如下:1、实事求是原则,伤残鉴定应以人体伤后治疗效果为依据,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评定;2、比照评定原则;3、分别评定原则;4、排除原伤病原则。鉴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时,应排除其原有伤、病等进行评定。申请伤残鉴定的流程是什么1、检验、鉴定、评估机构,人员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检验、鉴定、评估;2、在接到检验、鉴定结果后二日内将检验、鉴定结论复印件交当事人;3、当事人对结论有异议的,在三日内另行委托检验、鉴定、评估予以备案;4、申请重新检验、鉴定、评估以一次为限;5、评定书。评定人评定结束后,应制作评定书并签名。
2022-08-27 15:23
道路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是:
一是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以当事人的主观过错为其构成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的归责原则;
二是过错推定责任;
三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四、公平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是指损害双方的当事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都没有过错,但如果受害人的损失得不到补偿又显失公平的情况下,由当事人分担损害后果。
2020-09-26 13:54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对交通事故现场勘察、技术分析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分析查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责任后所作的技术性结论,该结论不具有拘束力和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