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就是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学生。法律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第二条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前款所称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不包括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
2024-01-30 10:33
2023-04-06 14:52
我有一个哥哥,有一个姐姐,哥哥是个酒疯,子,没有赡养能力了,大姐又不管父母,像这种行为怎么处理?
儿女有必要必须赡养父母,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2022-08-11 08:45
收入超过最低收入同时享有低保涉嫌骗保。一般情况下,领取低保的行为人通常需要具备以下的三个条件,分别是:1、必须要持有本县农业居民户口;2、必须要是居住在农村村组,家庭承包土地的农村居民;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纯收入,以及实际生活水平,需要低于当地的农村低保标准。具体的标准可以去询问当地的民政部门。
2023-03-15 11: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孩子可以在本学区上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适当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以太原市为例,根据太原市教育局关于2018年太原市小学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一)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原则上应在户籍所在地县(市、区)学校根据“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入学。适龄儿童接受小学义务教育,学校不得采取或变相采取考试、考核、测试等方式选拔新生,不得以各种竞赛成绩、各类考级证书、表彰获奖项目等作为小学入学的条件或依据。(二)“人户一致”适龄儿童入学户籍所在地(户主为直系亲属或适龄儿童本人)与实际居住地(具有直系亲属或适龄儿童本人房产证明)一致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学办法为:1、当登记报名人数未超过学区小学招生计划时,全部安排在学区小学入学;2、当登记报名人数超过学区小学招生计划时,按照适龄儿童户籍落户时间顺序安排入学;3、超过学区小学招生计划未能在学区小学入学的,由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相对就近的公办小学入学。直系亲属系指相互之间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的上下各代亲属,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等。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2023-04-25 09:37
孩子遭遇家庭暴力的,孩子要及时报警,固定好受伤的证据,并去医疗机构进行伤情鉴定。如果只是轻微伤的程度,公安机关可对实施家暴行为的父亲或母亲给予行政处罚;如果孩子因父母的家暴行为而受到轻伤或重伤的,那么孩子可以以此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依法追究父母的刑事责任,并要求父母给予自己侵权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