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合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是:注意合同的主体合法性;注意合同的目的性;注意合同的有效性;注意合同的平衡性;注意合同的可操作性;注意合同结构的合理性。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2023-05-08 13:34
借据的法律效力:借据可以用于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借贷关系,是一种债权凭证。借据上的借款人负有到期偿还债务的义务,借据上的出借人则负有出借义务和收回款项的权利。借据必须是由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在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法违规的情况下签订的,才有效。
2022-10-09 10:13
是可以的。
1、一般情况下,身份证自申领之日起,两个月内就可以领取,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三个月。
2、在办理身份证时,户籍民警会询问申请人有两种领证方式可供选择。一种是到受理机关领取,一种是通过邮寄领证。领取方式一旦确定,派出所将连同制证信息一同上传省公安厅制证中心,不能再行变更。
3、如果本人可能在证件制回时不方便到受理机关领取身份证,应当在办理身份证时向户籍民警说明,选择“邮寄”的领证方式,EMS公司在证件送达时将会收取快递费用,每证22元。
4、凡是不单独向户籍民警说明,并要求办理邮寄证件的,公安机关将按照到受理机关领取的方式办理。身份证制回后,办证人本人到受理机关当场核验身份证的机读信息无误,然后公安机关才能发放身份证,到受理机关领取的身份证不能由他人代领。
2022-09-01 10:48
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受理,只能自己调查取证,公安机关不能立案侦查。
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2023-05-24 14:55
在合同中应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约定争议处理条款。当事人可以约定在发生争议后,由当事人协商处理;由第三方调解处理;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法院起诉。
2022-09-26 16:48
这个要看具体的情况了。如果是涉及到个人权益侵犯的问题,是可以让网警协助帮忙删除的,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恐怕不能让网警帮忙删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