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才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合同诈骗一万金额的不构成犯罪,属于治安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合同诈骗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2024-06-14 10:48
诈骗两万块钱如何判需要看案情,一般会按诈骗罪处理,只要参与其中都会构成犯罪。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1、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9-02 13:55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一般情况下的合同诈骗行为必须达到3000元人民币以上才能构成刑事案件而得以立案调查。
若犯罪行为尚未达到足以受刑事惩处的程度,公安机关将对其给予十五天以下拘留或警告处分,同时也可视情单独或合并罚以200元人民币以内的罚金。
此外,我国刑法亦明确规定,凡实施诈骗罪,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且数额较大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刑期惩罚;但若是诈骗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它严重情节,则将从重判处三到十年间不等的有期徒刑。
2024-06-13 11:07
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的价值达到三千元及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不止、甚至超过五十万元的,皆应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数额特别巨大”。
2、在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中,立案环节通常要求提供身份证明文件。
如公民身份信息的凭证-身份证或户口簿,以及与案情有关联的关键信息-包括涉嫌实施诈骗行为者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等。
此外,还需提供足以证明事件真实性与关联性的基本证据。
这些证据可能包括双方之间的聊天记录、转账凭证、通话日志等等。
若不幸遭受了诈骗,您可搜集相关证据,前往离您驻地最近的公安机关报案,或者拨打当地警方的报警电话都是可行的途径。
2022-08-19 16:54
实践中,针对不同类型的诈骗行为,相关法律规定的立案标准是不同的,但就算不构成刑事犯罪,但也是可以作为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的。至于被骗多少钱可以立案,对于普通大众说就是个人财产被诈骗,那么应该是最低为五千元。但是具体情况,还是要根据案件程度来定。
2024-12-11 17:22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个人诈骗公有或私有财物,涉及诈骗金额范围在5千元到2万元以上的就可以立案,并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二种是公司相关部门的直接负责人或公司内其他人员或负责人以所在公司名义去实施的诈骗行为,其诈骗所得归所在公司所有,涉及诈骗金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即可立案,并追究其法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局相关规定的指示,如果涉及到保险业务诈骗活动的,涉及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其个人进行保险诈骗,诈骗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第二种是公司进行保险诈骗的,涉及诈骗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两种情况,应当给予追诉。诈骗罪可以由犯罪人个人实施,也可以由公司实施,所以只要公司或者个人进行相关诈骗行为,所骗取的财物达到“金额较大”的标准,都会就构成犯罪,相关部门或单位都会依法追究实施诈骗的公司或者个人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