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一审都要开庭审理的,但是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也可以不公开审理。
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2024-04-15 14:30
通常情况下,法庭会在案件全面结束前的期限内进行开庭审理。
首先,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必须在立案当天起的六个月之内做出第一审的判决。
如果确有特例存在需要延长审限的话,那么就必须经过高级人民法院的严格审批才行;而对于那些由高级人民法院负责审理并且同样需要延长审限的第一审案件,则需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准才能实施。
2025-02-19 09:51
一旦行政诉讼仲载被予以受理后,法院通常会在接下来的六个月之内选择适当的时间开庭审理案件,同时依据法律法规作出明确的裁决内容。
若法庭决定采纳简易程序进行案件裁决的话,那么我想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下法定的审判期将缩短至45天以内。
这个期间内,法庭需要再次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案件审理,同时为了尽快地结束案件,因此需要及时地对案情进行审理和裁决。
关于具体的开庭日期,这是法院需要根据实际案件情况以及各当事人的合理要求进行最终确认的事情,并且应当严格遵守合法公正的程序亲自通知每位当事人,确保每个人都能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2022-08-12 16:31
行政诉讼开庭后多长时间判决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层面的规定。《行政诉讼法》只是规定一审普通程序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6个月内审结。简易程序在45日内审结。二审需要在3个月内审结。
2020-11-26 18:06
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实行公开审理,是行政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公开审判有两方面的内容:
1.审判活动向群众公开;
2.审判活动向社会公开,允许新闻记者报道开庭审理的情况。
2022-09-24 10:50
当事人诉讼是否委托律师需要自行决定。
法律并未规定一定要委托律师代理,无论是民事、行政还是刑事诉讼,委托代理律师都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既然是权利,当事人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所以只要当事人觉得自己可以应付整个诉讼,不请律师当然也照样可以打官司。如果当事人对法律以及相关的程序不了解,建议委托律师代理或者找律师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