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医疗事故的处理方法如下:
1、及时复印封存病历资料。
2、由医学会给出医疗事故鉴定报告。
3、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计算的医疗事故赔偿基数。赔偿总额等于上述所加总额乘以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赔偿比例。
4、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根据确定的赔偿总额给予赔付。
2022-08-30 16:53
第一步,鉴定医疗事故;
第二步,由医学会给出医疗事故鉴定报告;
第三步,根据规定的11项标准计算的医疗事故赔偿基数;
第四步,计算赔偿总额;
第五步,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根据确定的赔偿总额给予赔付。
2021-02-02 18:53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1、植物人状态;
2、极重度智能障碍;
3、临床判定不能恢复的昏迷;
4、临床判定自主呼吸功能完全丧失,不能恢复,靠呼吸机维持;
5、四肢瘫痪,肌力0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
2022-12-02 15:44
一级医疗事故医生的处罚,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2022-08-12 14:07
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规定: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自《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施行以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所关联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中关于医疗事故的处理更多的是倾向于行政处理;其主要的赔偿项目如下: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4、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5、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6、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2022-08-12 17:15
一级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死亡,也就是呼吸和心跳停止,这里不包括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