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超额消费,未经家长追认属于无效行为,商家应当退款,协商不成,家长可以向消协投诉。
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购买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等小额消费行为是有效的;
但是瞒着家长购买价值上千元的大宗物品,与其年龄、能力不相适应,并不能独立实施这样的民事法律行为(消费行为),需要得到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
未成年人的超额消费行为,在家长拒绝追认的情况下,属于无效行为,应当进行退货退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2022-08-09 16:40
未成年充值平台不给退的,可以起诉追回。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因此,如果是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充值的,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平台应当退回;如果是已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充值的,须有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才具有法律效力,家长明确不同意的,平台也应当退回未成年人充值的钱币。
2022-09-26 15:56
买衣服不给退投诉实体店渠道有:
1、打消费者热线12315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
2、保留消费小票、收据和发票,到工商部门投诉。但是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实体店的销售商品,只有商品质量有问题或者不符合约定的,才可以在收货后7日内要求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
2022-10-10 14:26
除非实体店在的商场或市场有明文规定(X天无条件退货),否则没违反国家三包的,一律都不准退换。就算是店主亲口承诺也没用,除非你用手机录音功能事先录下来作为证据。
1、购买商品后,消费者想退货,而经营者不给退的,属于普通的商品买卖合同纠纷,公安机关不予受理,应当到法院起诉解决。如果经营者涉嫌违法经营或者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保护热线投诉。
2、购买商品后,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买卖合同关系。合同一经成立并生效,买卖双方均应当严格遵守。是否可以无条件退货以及退货的条件,由双方在买卖合同(包括口头合同)中协商确定。双方没有特别约定的,在商品没有质量问题的情况下,经营者有权不予退货。
2022-08-18 15:24
“首先是可以协商;其次是可以报警,由警察可以进行调解;最后,协商解决不了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纹绣学费不退钱起诉状需要包含的内容有诉讼参与人基本信息;应当写明需要对方给付的具体标的,分点描述;说明事实情况,内容应当全面完整,但语言应简洁,不能过于繁琐。未成年人诉讼需要法定代理人或委托代理人代为进行。”
2022-09-21 14:52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有五种解决办法:
一、是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二、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是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是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机构仲裁;
五、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退货权,是指消费者享有在法定的合理期限内适用商品并无条件提出退货要求,而经营者应当无条件予以退货的权利。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延伸, 原因在于消费者没有机会检验商品,加之交易的内容没有充分公开会造成消费者意思表示不完全,为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给予一定的保护而提供的一种特别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