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在离婚诉讼中,被确认为完全不能自理、或者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部分不能自理的几种情况,均符合属于一方生活困难法律规定的情形,对方在离婚时应予给予一次性的经济帮助款项或者一定的财产,以保障精神病人在离婚后的正常生活,维护社会的秩序。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条 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2022-09-03 15:55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如果是因为精神病而离婚的,那么申请离婚的一方是要适当给予补偿的,补偿一般是可以分为一次性补偿还有定期赔偿的。具体的赔偿金额是需要看当地的物价等水平的,而且夫妻双方是可以先进行协商的。协商不成,可以由法院判决。
2022-08-22 11:53
视情况而定,没有确切的标准。一方给付经济帮助款项或财产,要根据当事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当地的生活水准,如给付人在经济上确有困难,可对一次性给付款项采取分期偿付的方式;给付一定的财产可以是财产的使用权或者是财产的所有权。
2022-08-26 16:13
离婚一方有患有精神病并不涉及赔偿而是补偿,离婚时另一方应给予精神病人一次性的经济帮助。但是补偿多少应有双方协定,在此精神病患者应有监护人代理。
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2022-08-23 11:42
与精神病离婚,如果对方因离婚影响其正常生活,导致生活困难的,符合《民法典》规定的适当帮助情形,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2022-08-27 16:33
可以告知他的父母或监护人,要求他们对精神病人患者进行管束。骚扰情节严重,可以报警,公安机关可以责令精神病患者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