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退休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因为退休人已退出工作岗位,不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劳动主体资格,即不再具有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
退休人员被用人单位聘用后,用人单位可与其签订劳务合同,建立一种雇佣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按其劳动情况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
法律依据
《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十三条 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时,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保待遇等权利和义务。
2024-05-14 14:42
退休返聘人员与单位形成的是劳动关系,而不是劳务关系,所以他们不能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应当与单位签订劳务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2025-01-08 09:40
如果返聘的退休人已经依法领取养老金的,需要签劳务合同。用人单位与以下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企业停薪留职人员;下岗待岗的人员;
2025-02-06 11:39
退休返聘人员被辞退时,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法律不干涉,完全根据双方约定来,双方对此无特别约定的,则一般司法实践中不会支持员工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请求的。退休返聘由于两者已经不再是劳动关系,而是雇佣关系,所以辞退后不会有补偿金,合同约定的除外,公司也有权利辞退退休返聘人员。
2022-08-12 10:23
分公司已经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是可以与职工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2024-07-08 09:31
用人单位不能和职工签两份不同内容的劳动合同,但劳动合同内容相同的,本来就是一式两份,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用人单位签订两份不同的劳动合同,是为了避税,避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法行为的,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相同内容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