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劳动者因自己原因离职的,用人单位不支付补偿金;
若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劳动者的,按二倍经济补偿标准进行赔偿;
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一)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本条
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024-08-14 09:37
2022-09-21 14:24
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2022-09-24 10:51
赔偿损失是合同解除后的一项法律后果,但这种法律后果不表现为违约责任,更不表现为违约金,因为该赔偿责任的适用有两个原则:一是实行过错原则,无过错不产生赔偿责任;而违约责任实行无过错原则,只要有违约事实的存在,不论主观上有无过错,都要承担违约责任。二是损失实际发生原则,即赔偿的损失必须是实际发生的损失。
2023-02-13 11:27
解除合同赔偿金在合同中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计算;合同中没有约定的,按照违约所造成的损失计算。
解除合同赔偿金,计算方法如下:1.解除合同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损害赔偿范围包括,不可抗力发生后,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扩大而未采取的,应当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2.解除只对未来有效的,违约方应当赔偿对方因违反合同而遭受的损失;3.解除追溯到过去的,违约方应当支付受害人因订立合同、准备履行合同和恢复原状而支付的费用。
如果解除合同之后,一方不按照合同的规定支付赔偿金的,那么另一方可以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处理的。起诉是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的,起诉状的内容一般包括:原被告双方的详细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将起诉状提交至法院之后,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相关当事人。起诉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参与诉讼,也可以委托律师代理诉讼。
所以,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赔偿金的计算方式的。
2022-09-19 11:06
n+1是依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n)、结合劳动者的薪资水平来核算离职补偿的一种计算方式。n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1就是指无过失性辞退中规定的1个月工资。具体包括下列两种情况:
1、每满一年,补偿1个月的工资;
2、不满半年的,算半个月;
3、半年以上的,算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