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离职陷阱: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部分条款约定不够具体明确,劳动者不好维权;故意签订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但实际用工形式是其他用工形式,用人单位随时通知对方离职;其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三十六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2-08-18 09:36
二手房买卖的常见陷阱有房屋手续不齐全;产权不明确或者存在多个共有人;房屋已出租房屋的转售未经过承租人同意;合同约定尤其是关于违约条款的约定不明确;房屋质量不真实;物管费用有拖欠等。
2022-08-18 10:55
建设合同要注意的陷阱:承包人不具备与工程相应资质和法人资格;不填写委托书,或委托事项填写不全、不清的;委托人的义务填写不细、不具体、不全面,致使工程责任不好判定;当事人各自选择有利于己方的纠纷解决方式和地域管辖等。
2022-09-26 15:56
1、口头合同。具体表现在一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就责、权、利达成口头约定,并不签订书面正式文本。一些求职心切、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极易相信用人单位种种“许诺”。这种口头“合同”是靠不住的,一有“风吹草动”,这些口头许诺就会化为泡影。
2、格式合同。即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劳动部门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事先打印好的聘用合同。从表面上看,这种合同似乎无可挑剔,可是具体条款却表述含糊,甚至有多种解释,一旦发生劳务纠纷,用人方总会按照“合同”为自己辩护,最终吃亏的还是应聘者。单方合同。一些用人单位利用应聘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只约定应聘方有哪些义务,违反约定要承担怎样的责任,毁约要交纳违约金等,而合同上关于应聘者的权利几乎一字不提。如果签订这样的合同,无疑是将自己送上“案板”,任用人单位“宰割”。
2022-08-18 11:53
中介买房需要警惕的黑中介陷阱有:设置合同陷阱、隐瞒房屋真实情况、赚取不合理高低差价、合同未履行完毕时要求将钱交给代理人、假冒房东、收取中介费以外的杂费等。
2024-05-29 11:19
集体协商的原则:
一、自觉接受法律约束的政策指导原则。
二、协商双方平等的原则。
三、兼顾企业和职工双方合法权益的原则。
四、保持和谐稳定的原则。
集体协商的内容:可以对工资、基本工资制度、企业内部分配办法、工资及奖金、津贴标准的确定、工资支付的具体办法等等进行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