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自离没有办离职手续,单位应当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微信等方式通知并记录如果员工仍然没有回复,可以发送《员工返岗通知书》,达到严重违纪行为的,解除劳动合同。在此期间员工没有提供劳动,无需支付工资。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如果员工离职,公司能够做出一些什么样的惩罚措施。但是,大部分员工和公司签订合同的时候,合同上面会有说明,员工如果没有按照流程走的话,会怎样处理。如果员工的行为给公司造成了损失,是需要赔偿公司损失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九十条 【劳动者的赔偿责任】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2-10-31 17:13
不可以不发工资。自离没办离职手续是有工资的,公司无权扣除职工当月所有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2-08-10 09:28
辞职不批自离,在一般情况下是有工资的,但也分不同的情况。如果劳动者是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而解除劳动合同,即使用人单位没有批准,劳动者自行离职也是受法律保护的,这样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工资是不会受影响的。但如果劳动者没有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而提前离职,若为用人单位带来损失,则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依法进行赔偿。
2024-06-11 11:33
离职可不是小事一桩,得按照规矩来。员工离职时,得把该办的手续都办完,比如交接工作、清理档案这些,不能马虎。要是员工没办完手续就走了,公司也不能随便把他的工资全扣了,这是保障员工权益的基本原则。
不过,要是员工因为自己的原因没办手续,导致公司亏了钱,那公司也不能吃哑巴亏。公司可以依据劳动合同的相关约定,让他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这个赔偿可以从工资里扣,但得有个度,不能乱扣一气,得合理合法,符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2022-09-08 16:32
1、沟通协商解决
不管是在职还是离职,不管是无故拖欠工资还是不发工资,都应先通过正常的渠道,与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搞清楚拖欠或不发的原因,再选择合理的方法去处理,给公司和个人留有余地,要知道做事先做人,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妥善处理。
2、协商失败,就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与公司主要负责人的交涉,沟通协商不成,那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但是维权需要自己搜集或者保留一些证据,能够证明你与这个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比如工作牌、工资卡、考勤记录等任何一个,或者是单位给你交的保险是最好的证据。
3、除了以上两种渠道外,应理性对待工资不发的事情,千万不要用过激的言行(如:跳楼讨薪、跳桥讨薪、绑架老板等方式)来处理,以免事态恶化,使自己受害更加严重或者使自己从受害方变为加害方。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那就是无论公司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其行为都是违法的,因此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需要及时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同时还要进行赔偿。
2022-08-10 16:07
自离不办理离职手续是可以的,但劳动者因自离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劳动者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如果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