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仲裁案件出现中止审理的情形时,劳动仲裁机构会中止审理,直至中止的情形消除后,恢复审理。
2、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或者其委托的仲裁院负责人批准,可以中止案件审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一)劳动者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仲裁的;
(二)劳动者一方当事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参加仲裁的;
(三)用人单位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继者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仲裁的;
(五)案件审理需要以其他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且其他案件尚未审结的;
(六)案件处理需要等待工伤认定、伤残等级鉴定以及其他鉴定结论的;
(七)其他应当中止仲裁审理的情形。
中止审理的情形消除后,仲裁庭应当恢复审理。
法律依据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四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或者其委托的仲裁院负责人批准,可以中止案件审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一)劳动者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仲裁的; (二)劳动者一方当事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参加仲裁的; (三)用人单位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继者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仲裁的; (五)案件审理需要以其他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且其他案件尚未审结的; (六)案件处理需要等待工伤认定、伤残等级鉴定以及其他鉴定结论的; (七)其他应当中止仲裁审理的情形。 中止审理的情形消除后,仲裁庭应当恢复审理。
2024-09-20 11:17
1、劳动仲裁案件出现中止审理的情形时,劳动仲裁机构会中止审理,直至中止的情形消除后,恢复审理。
2、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或者其委托的仲裁院负责人批准,可以中止案件审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一)劳动者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仲裁的;
(二)劳动者一方当事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参加仲裁的;
(三)用人单位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继者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仲裁的;
(五)案件审理需要以其他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且其他案件尚未审结的;
(六)案件处理需要等待工伤认定、伤残等级鉴定以及其他鉴定结论的;
(七)其他应当中止仲裁审理的情形。
2025-02-21 11:42
停止原因消失后,等相关部门做出相应的结论后,恢复工伤认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以下条件之一的,中止工伤认定并向申请人出具《工伤认定中止通知书》: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在依法定程序处理期间的。
2、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
3、事实不清导致工伤认定决定难以作出的;
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需要中止的情形。
2022-09-15 11:11
申请人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024-09-05 14:56
1、劳动者到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
2、提交仲裁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会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2024-09-28 15:23
1、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劳动仲裁是由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依法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来提起的。
2、在产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可以准备仲裁申请书、申请书副本和证据在一年的有效期间内来提出仲裁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