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离直接走是否有工资,这取决于劳动者离职的方式和原因,以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约定。
1.如果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提出离职,并提前通知用人单位,那么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或者法律规定支付工资。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如果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工资,但劳动者应当赔偿用人单位的违约损失。
2.如果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擅自离职,即自离直接走,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赔偿用人单位因此造成的损失。
3.如果劳动者因为用人单位的原因被迫离职,如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未按时支付工资、未提供劳动条件等,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并可能需要支付赔偿金。
总之,关于自离直接走是否有工资,需要根据具体的劳动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有争议,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工资,但劳动者应当赔偿用人单位的违约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三十二条 【劳动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
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有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2024-05-27 10:34
在未履行离职程序的情况下直接离去,员工所在的企业仍然有义务支付其当月基本薪资。
然而,如果该劳动者在未经允许和授权的情况下自行脱离工作岗位,且其行为构成了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劳动合同的严重违反,给用人单位带来了经济上或其他方面的实际损失,那么此情况应由该劳动者负全责并承担相应的赔偿义务。
在这种状况下,由于劳动者未能提供有效的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可能无法成功办理社保转移等相关事宜。
因此,劳动者必须及时返回原工作单位,完成离职手续的办理。
2022-09-26 10:12
劳动者自离是有工资的。
职工进入企业工作的时候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劳动关系,而当员工离职的时候,也会签订其他的协议来解除这种关系。
一般情况下,根据规定,在员工不辞而别的情况下,劳动者已提供劳动部分对应报酬不应被剥夺。如果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支付工资,那么劳动者通常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者的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法,或者是由于劳动者的离职而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的,那么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赔偿。
2022-10-21 10:54
劳动者自离是有工资的。
职工进入企业工作的时候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确定劳动关系,而当员工离职的时候,也会签订其他的协议来解除这种关系。
一般情况下,根据规定,在员工不辞而别的情况下,劳动者已提供劳动部分对应报酬不应被剥夺。如果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支付工资,那么劳动者通常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者的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法,或者是由于劳动者的离职而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的,那么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赔偿。
2022-08-09 15:56
员工不辞职直接走的话,用人单位也必须支付劳动者工资。
按规定,如果员工要提前辞职,除非跟公司协商取得一致,否则至少要提前三十日通知公司。如果没有提前辞职就走人了,为此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或者即使未遭受损失,但公司会故意以此为由不付工资。那么,公司是否可以不付工资,可以先确定员工没有提前辞职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实践中,员工没有提前辞职就走人的,可能需要承担以下的法律后果:
1、一般不需要赔偿公司人员流失的损失。
2、如果没有交接好工作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那么便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并且,赔偿损失时,公司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直接从员工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不过,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公司要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因此,员工没有提前辞职就走人的,公司即使遭受人员流失损失,但也不能以此为由拒绝支付工资。并且,即使员工不告而别,给公司遭受经济损失的,也还是需要支付员工的工资,而不能将其工资全部扣除。
2023-05-08 16:02
试用期主动离职也是有工资的,工资按照实际工作日进行折算。试用期内离职的,不影响劳动者要求支付工资的权利。劳动者只要实际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