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女性为20岁,男性为22岁)办理登记手续并正式结为夫妻者,将有机会享受婚期为三天的福利待遇。
2、无论结婚时男方或女方是否正在异地工作,如果路程遥远,考虑到路途的艰辛,另将酌情额外给予路途假。
3、若在享受探亲假(至父母处探望)的同时完成婚姻大事,无需再另行申请假期。
4、婚期中所包含的休息日与法定节假日均属此列。
5、只要符合以上所有条件,劳动者有权享受婚假这项权益。
任何企图以契约形式在劳动合同中取消或削弱劳动者享有休婚假的权利之行为,皆视为无效条款。
换言之,倘若用人单位的行为侵犯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休婚假权,那么相应的劳动合同条款将视为无效。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024-08-12 13:53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国家规定的正式结为夫妻的婚假仅有三天而已。
具体来说:
1.若新人依照合法的结婚年纪(女性需满二十周岁,男性须年满二十二周岁)成婚,那么他们可以同时享受三天的婚假;
2.若新人达到晚婚的年纪条件(女性二十三周岁起,男性则从二十五周岁算起),由于不再享受晚婚福利待遇,因此只剩下原本的三天法定婚假;
3.对于那些婚配者的居住地相距较远的情况,视距离远近可适当给予一定的路程假作为补充休息;
4.而倘若在探亲假期间举行婚礼,那么就无需额外再行安排假期了;
5.实际上,婚假的范畴内包含常规休息日以及法定节假日两大类;
6.再次进入婚姻生活的人们,与初次步入婚姻殿堂的伴侣们同样能够享
2024-12-30 15:13
在我国现阶段的法律制度中并未对婚姻假期作出明确的规定,然而,有关于本主题的内容,主要体现于一些行政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之中。
详细情况可以参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发布的第[1980]劳总薪字29号通知,该通知明确指出:
职工享有至少1至3日的婚假权利,若结婚当事人的居住地并不相邻时,则额外给予相应的路程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政策最初制定的背景,主要适用于国有企业中的劳动者。
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关部门往往会参照最长期限为3天下发婚假补贴。
自2016年6月以来,全国已有共计29个省市相继废除了原有的晚婚假政策,其中有多达11个省份在其新的规章制度中删除了涉及晚婚假的条款,以确保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相统一,仅仅保留了适应三天法定婚假的政策。
这些省市分别包括广东省、湖北省、四川省、浙江省、江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湖南省、天津市及山东省等。
2024-06-28 10:49
在上海地区,婚假的总天数定为十天。在此基础上,若公司允许员工休婚假,则可放宽至三天;另外加上上海政府规定的法定假期,即七天共计长达十天。值得注意的是,休婚假期间,工资是会正常发放的,且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中所在岗位的最低薪资待遇。最后,对于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生育的夫妇,女士除了已经享受到我国家规定的产假福利之外,还可以额外再享有生育假长达六十天的时间;而男士也将有十天的配偶陪产假。
2022-09-20 11:08
2022年新规定云南婚假三天。国家法定婚假为一至三天。职工本人结婚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假,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由职工自理,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2022-09-17 15:19
1、修改后的《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结婚、生育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假期外,增加婚假十五日;增加产假九十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三十日;在子女三周岁以下期间,给予夫妻双方每年各十日共同育儿假,以上假期基本都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2、现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18天婚假。
一是落实国家生育政策,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二是明确优化生育政策的目标,即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三是尽可能放开生育限制,如扩大生育登记服务对象范围,明确所有生育子女的夫妻都可以进行生育登记;取消了再生育审批,对因子女死亡或者残疾可以再生育的,依法收养子女的夫妻或再婚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无需审批。
四是取消处罚条款,对生育三孩以上子女的,取消社会抚养费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