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变更起诉是进行纠错的程序,能够促使犯罪嫌疑人罪责行相适应。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发现被告人的真实身份或者犯罪事实与起诉书中叙述的身份或者指控犯罪事实不符的,或者事实、证据没有变化,但罪名、适用法律与起诉书不一致的,可以变更起诉。
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发现被告人的真实身份或者犯罪事实与起诉书中叙述的身份或者指控犯罪事实不符的,或者事实、证据没有变化,但罪名、适用法律与起诉书不一致的,可以变更起诉。发现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或者罪行的,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补充移送起诉或者补充侦查;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直接追加、补充起诉。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发现被告人的真实身份或者犯罪事实与起诉书中叙述的身份或者指控犯罪事实不符的,或者事实、证据没有变化,但罪名、适用法律与起诉书不一致的,可以变更起诉。 发现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或者罪行的,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补充移送起诉或者补充侦查; 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直接追加、补充起诉。
2022-11-28 10:45
检察院通知退赃是好是坏,需要看具体情况,检察院通知退赃也不一定是结案,因为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都是可以退赃的,嫌疑人主动退赃是可以从轻处罚的。既然人民检察院通知退赃,那对于受害人来讲,自己被骗的钱可能是追回来一部分,退赃并不意味着赃款全部被追回,具体情况,受害人按检察院的通知到指定的地点去领取就知道了。
2022-11-18 09:25
起诉书没有量刑建议是好是坏,没有办法预测。量刑是由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决定的,会在判决书上表明,人民检察院只能在起诉书上提出量刑建议。人民检察院具有提出量刑建议的权利,但是也可以不提出,如果起诉书上面是否有量刑建议,对案件都是没有影响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2022-11-21 17:10
对于胜诉方来说有可能不利,对于败诉方来说相当于一次从新判决的机会。但是不管对谁来说发回重审,都是为了更好的审理案件,给双方当事人一个公道,因此我们要尊重法官的决定,遵守法律。
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2021-01-31 14:41
1、大股东质押股票融资,资金的流入使公司经营业务变好,公司积极开拓新项目,盈利能力大增,刺激企业短期内的股票上涨,是一种利好消息。
2、如果上市公司本事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债务沉重,利息支出无法承当,企图用股票质押融资来还清债务的话,那么就是利空消息。
2022-09-26 11:37
1.在遇到二审判决迟迟不给出的情况时,首先要确定二审判决是否已经下达。一般可以通过现场宣判进行了解,也可以根据法院的判决书,或者查询诉讼法院的官网平台寻找自己的案件。
2.如果判决是已经做出了,很多时候如果因为书记员和助理失误导致判决书迟迟不发。由于中国是二审终审制,判决出来了就是生效判决基本就无法再上诉申诉的。
3.如果判决还没下,可能是还没有宣判的原因。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