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行政拘留程序为:
1、调查: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2、决定: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确有依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处罚决定;
(二)依法不予处罚的,或者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三)违法行为已涉嫌犯罪的,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在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作出处罚决定的同时,通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3、执行: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五条 人民警察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可以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同时适用本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
2024-09-04 10:47
派出所对当事人处以治安拘留处罚的条件为:行为人违反了治安管理;情节较重或者严重的;并且依法应当适用拘留的处罚的,例如行为人殴打他人的,一般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4-08-09 14:19
派出所对当事人处以治安拘留处罚的条件为:行为人违反了治安管理;情节较重或者严重的;并且依法应当适用拘留的处罚的,例如行为人殴打他人的,一般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5-03-26 17:17
治安拘留条件是:
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2、行为在6个月内被发现的;
3、满十八周岁,七十周岁以下的,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4、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多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行为人违反了治安管理;情节较重或者严重的;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并且依法应当适用拘留的处罚的,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的行为。
治安拘留是行政处罚之一,也称为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对于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所作出的在短期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措施。
行政拘留不同于刑事拘留,后者是公安机关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犯罪嫌
2022-09-29 09:11
派出所拘留人的程序如下:
1、公安机关办案人员认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应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
2、注明有关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和拘留的理由;
3、呈报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查批准,签发拘留证;
4、检察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再送公安机关执行;
5、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应该持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发行的拘留证,并宣布对其实行拘留;
6、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或盖章;
7、被拘留人拒绝签名或盖章的,应加以注明;
8、执行拘留的人员在必要时,可以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
9、拘留时不出示拘留证,或先行拘留再补办拘留证,都是违法的。
2024-10-23 09:53
治安拘留的判定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存在违法行为的情况:当事人得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上列明的违法行为,而且这个行为要根据情节的轻重和实际情况来处罚。
2.违法事实的真实性:如果违法事实不成立,那就不用处罚了。
3.是否涉及到犯罪:如果违法行为已经或疑似涉及到犯罪,那就要送到法院去追究刑事责任。
4.跟其他违法行为的关系:如果在处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时候,发现当事人其实还干了别的违法事情,那么应该通知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来管这件事。
5.特定情况下的拘留条件:比如正在准备犯罪、正在偷东西或者偷完东西就被抓个现行的情况;被受害人或者其他目击者指控有罪的行为;发现家中或住所内有犯罪证据的情况;犯罪之后自杀、逃跑或在逃的情况;可能破坏、伪造证据或串供的行为;不说自己真实姓名、住址或身份信息的情况;以及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成群结伙作案嫌疑的情况。
6.年龄和行为能力的限制:行为人要在十八岁到七十岁之间,还要有能力违规。
7.行为的性质和社会危害性:当事人干的事情影响了社会公共利益,但还够不上判刑的程度。
8.警告、罚款没用的时候:如果警告、罚款这些轻微的处罚对当事人来说根本不管用,那就需要依据法律来执行拘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