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安机关对于经济犯罪所适用的侦查程序是:
1、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自首材料进行审查;
2、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的批准,予以立案;
3、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
4、侦查终结后,可以提请检察院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六条 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案件,应当进行预审,对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予以核实。
2024-04-18 13:54
与经济有关的犯罪都可以称为经济犯罪,刑法中经济犯罪包含很多种,比如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伪造货币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等。所涉嫌的罪名不同,立案标准也有所差异。
最常见的集资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022-08-27 16:28
经济犯罪侦查,需要看具体的情况。经济犯罪侦查措施,是指经济犯罪侦查机关为获得证明有无犯罪事实、犯罪情节轻重的有关证据以及捕获犯罪嫌疑人所依法采取的专门的调查措施和强制措施的总称。
经济犯罪主要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
另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除此之外,我国刑法分则其他章规定的某些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犯罪,如制造、贩卖假药罪、贩毒罪、贿赂罪,也属于经济犯罪的范畴。
2022-09-09 14:40
刑事犯罪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在《刑法》第八十七条,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最高刑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经过十年;十年以上的,经过十五年;最高刑为无期、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2022-09-01 15:52
渎职罪主要包括五种类型:
1、滥用职权类犯罪,滥用职权类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玩忽职守类犯罪,玩忽职守类犯罪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失职犯罪、“不作为”犯罪。
3、徇私舞弊类犯罪,徇私舞弊类渎职犯罪作为渎职侵权犯罪的一种类型,它的主要特点是行为人在实施此类犯罪中,具有“徇私”和“舞弊”两个特征。
4、侵权类犯罪,侵权类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活动秩序,致使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受到侵害的行为。
5、泄露国家秘密类犯罪,泄露国家秘密类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2-09-07 08:56
要求要查视力。根据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检项目和标准规定:单侧裸眼视力低于4.8,不合格(国家安全机关专业技术职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