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事纠纷的,一般可以出国。但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护照签发机关不予签发护照,也就不能出国。
如果有法院的通知,尤其是有法院的民事生效判决、被告拒不履行判决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会被法院通知有关机关限制出入境,也不能出国。
人民法院可以作出限制出境协助执行通知,责令当事人不准出境,并扣留其身份证或者护照,注明不准出境的原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第十三条 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护照签发机关不予签发护照: (一)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二)无法证明身份的; (三)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四)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 (五)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 (六)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 (七)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2022-08-22 16:43
“有民事诉讼不可以出国。
当事人有未执行民事案件的,向当事人口头通知或书面通知,在其案件(或问题)执结之前,不得离境;人民法院可作出限制出境协助执行通知,责令当事人不准出境,并扣留其身份证或者护照,注明不准出境的原因。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2022-09-26 14:17
民事纠纷能报警,但是公安机关一般不会管。民事纠纷的处理机构不是公安机关,而是司法机关,有民事纠纷的双方协商不成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22-10-13 13:53
民事纠纷可以报警,但即使报警,公安机关也不会受理,建议通过协商解决。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指的是解决民事纠纷的环节、方法和制度,根据纠纷解决的制度和方法的不同,可以从以下三种形式来探讨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1、自我救济包括自决和和解;2、社会救济包括调解和仲裁;3、公共救济指的是诉讼。
2022-08-09 16:09
民事纠纷可以报警,但即使报警,公安机关也不会受理,建议通过协商解决。民事纠纷处理机制是指消除民事纠纷的环节、方法和制度。根据纠纷解决的制度和方法的不同,可以从以下三种形式来探讨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1、自我救济包括自决和和解,是指纠纷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以维护自身权益;2、社会救济包括调解和仲裁,是一个只依靠社会力量处理民事纠纷的机制;3、公共救济公共救济是指诉讼,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通过审判、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2022-09-22 15:52
1、派出所解决民事纠纷报警一案不会立案,派出所可能会调解纠纷,但是并不会立案。在民事纠纷中,如果双方协商不成的话应当到法院起诉解决。如果造成伤害比较严重,可以要求其恢复原状停止侵害。如果在情节较轻的情况下,公安派出所是可以介入调解处理的,但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应当先调解。
2、民事纠纷一般采取民间调解、行政调解、行政仲裁和司法调解或裁定的四种形式。公安派出所也可以介入民事纠纷的调解,属于行政调解的范畴,能调和就更好,不能调和的,只能向法院起诉了。调解形式一般是纠纷双方要达成一致的意见后,由行政部门作为调解机构在调解协议书上签注情况,作为凭据;司法调解是在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后进行庭外和解的一种调解方式,如果不能和解,法院会进行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