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纠纷双方自动和解。 (2)调解解决。 即由纠纷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出面,协调纠纷双方,弄清纠纷事实,协商解决办法,最终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 (3)行政调解处理。 是指有关行政机关在对环境纠纷做出处理决定之前先行进行调解的方式,是当前解决环境纠纷最常用的方式。 (4)仲裁解决。 是指由除环境纠纷双方之外的第三方进行判断和裁决的方式。 (5)诉讼解决。 是指环境纠纷双方中的一方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决解决纠纷的方式。
1、可以不去。 2、也可以不请律师,请律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是必要的条件,只是很多人为了方便和胜诉的几率增加,通常都会请律师办理诉讼。当事人可以自己办理起诉手续,也可以自己举证和开庭答辩。起诉人必须至少年满十六周岁,确定有完全的行为能力,低于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由父母代替起诉。
有民事纠纷的,一般可以出国。但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护照签发机关不予签发护照,也就不能出国。 如果有法院的通知,尤其是有法院的民事生效判决、被告拒不履行判决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会被法院通知有关机关限制出入境,也不能出国。 人民法院可以作出限制出境协助执行通知,责令当事人不准出境,并扣留其身份证或者护照,注明不准出境的原因。
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2、调解解决。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3、诉讼解决。当事人通过上述途径解决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民法典》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所谓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所谓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
优先协商或调解:快速解决纠纷,降低法律成本。 诉讼时明确责任比例:通过证据和法律条文主张合理比例。 履行生效判决:无论胜败,均需遵守法院判决,否则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 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 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2.侵害姓名权、名称权
坐牢(承担刑事责任)不能免除民事赔偿责任。即使因民事纠纷相关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并判处刑罚,仍需依法承担对受害人的民事赔偿义务。两者属于独立的法律责任,不可相互替代。 一、法律责任的独立性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区分 刑事责任:违反《刑法》构成犯罪时需承担的法律后果(如拘役、有期徒刑),由国家司法机关追究,目的是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民事责任:因侵权行为或违约行为需对受害人进行经济赔偿,由受害人通过民事诉讼主张,目的是弥补实际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七条: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影响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后果的并行性 即使因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判刑,仍需继续履行原判决中的赔偿义务。 举例:交通事故中,肇事者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刑,仍需赔偿受害人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1、实习生不适用工伤并不意味着“伤了白伤”,受害人仍可以人身损害赔偿起诉。 2、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属于工伤事故范围的职工,才能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损害赔偿请求。其中,“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按这个标准,受伤的当事人的身份仍是学生而不是劳动者。所以,其在实习期间因工作造成的人身伤害,无法认定为工伤。
1、准备好起诉状,起诉状包括原告、被告的身份信息,以及要求离婚的诉求; 2、将起诉状递交到被告所在地法院; 3、法院受理后,同时需要缴纳诉讼费用; 4、法院会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开庭通知书等; 5、准备好欠条 等其他证明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等待开庭审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