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终奖是否构成违法行为问题,事实上公司不发放年终奖并不定为违法。
年终奖主要由企业依据自身经营状况与经济效益进行安排,其决策权完全属于企业本身。
如今社会,企业享有独立经营管理的权利,需自行承担营收责任,按照现今的法律制度,国家并未有明确规定必须向员工支付年终奖金,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倘若能够保证员工薪资水平高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便可视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2022-08-20 14:59
“如果公司无故降低年终奖,您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的方式去处理
第一种情况是,劳动合同中(或者规章制度里)明确约定年终奖金属于劳动报酬的一部分,那么用人单位不能无故扣发员工的年终奖金。第二种情况是,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都没有提到年终奖金的话,扣不扣,扣多少要看老板自己自行决定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022-09-28 16:44
没有转正有年终奖,试用期职工应当适度享有年终奖。按法律规定,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内,试用期间,劳动关系处于不确定性,工资可以低于正式期20%,但享有与其他职工一样的劳保福利待遇。试用期职工应当适度享有年终奖。员工福利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定福利,如社会保障、带薪年休假;一类是非法定福利,如奖励旅游、节日补贴。1、对于法定福利,如社会保障、带薪年休假、最低工资标准、同工同酬等,单位必须给予,并且和正式员工的一致,若不同于正式员工的,是不合法的。2、非法定福利,如奖励旅游、节日补贴,看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劳动合同,如果单位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不同于正式员工的,合法。
2024-07-27 10:06
用人单位迟发工资是违法的,其应当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但是年终奖迟发属于违反用人单位自己的规章制度,因此年终奖是企业根据上一年度经济效益发给员工的额外奖励,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又没有明确约定年终奖的性质,那么用人单位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发放及发放时间和具体数额。
2022-09-15 09:54
年底辞职是否有年终奖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一般认为,企业可以对年终奖的发放原则和发放对象作出规定。在企业有明确规定或约定的情况下,机构对企业的工资分配权利还是予以充分尊重的。根据法律规定,以下三种情况应区别对待:1、员工因自身的原因离职。如提前三十天通知单位解除合同、自身因病解除合同、自身不能胜任工作、严重违纪、严重失职等。此时,可以认为员工没有遵守当初的约定,构成违约,由此带来的否定性后果就是“得不到年终奖”。这可以说是员工自身可得利益的丧失。
2、员工因单位的原因离职。如单位克扣工资、不提供劳动条件、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性裁员、客观情况下发生重大变化裁员等情况导致员工离职,应该认定单位违约,单位应当支付一定比例的“年终奖”给员工。3、其他原因。主要是试用期内、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
2024-07-02 14:06
如果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或者员工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或约定年终奖属于公司特别福利,不属于员工的固定工资,并约定离职员工不得享受公司当年度的年终奖,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不支付离职员工年终奖应当是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