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违法行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偷逃税利润若达应纳税额的10%至30%之间且金额在1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或者因涉嫌偷逃税款而收到税务机关二次行政处罚之后再次偷逃税款的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并需支付偷逃税收数额一倍到五倍的违约金;若违法者的偷逃税利润达到了应纳税额的30%以上同时金额超过了10万元,那么他们将会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同样需要支付偷逃税收数额一倍到五倍的违约金。
此外,如果纳税人采用欺诈、掩饰事实等方式,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刻意不申报,以此来逃避缴纳应缴的税款,其涉案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且占据所有税种应纳税总额的10%以上时,则需待税务机关依法发出追缴通知之后,仍未履行补缴应纳税款义务、未缴纳滞纳金或者未接受行政处罚,且违法行为发生时间达五年以上的,都将面临更为严重的法律制裁。
再有就是如果纳税人过去曾因逃避缴纳税款而受到过刑事处罚或者两次及以上的行政处罚,然后又继续进行此类行为,使涉案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且侵占各个税种应纳税总额的10%以上的,也会受到相当严格和严肃的法律制裁。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4-07-08 09:27
偷税漏税将构成逃税罪,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7-08 10:25
小规模纳税人偷税漏税,首次不处以刑事处罚,会要求其补缴纳税款,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偷税金额在1万元以上至10万元以下,且偷税金额占应纳税总额的30%以下,或因偷税被二次行政处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可单处或并处偷税金额1-5倍罚金。偷税金额在10万元以上,且偷税金额占应纳税总额的30%以上,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可单处或并处偷税金额1-5倍罚金。
2024-12-17 11:36
企业偷税漏税的处罚标准如下:
1、纳税人以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偷税也说逃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
2022-08-19 15:05
企业偷税漏税举报:
1、可以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的稽查机关进行实名或者匿名举报;
2、可以在税务部门的官方网站上进行举报;
3、可以直接拨打税务部门的电话进行举报;
举报企业偷税漏税应当同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2022-09-27 11:10
企业注销后查出偷税漏税,还是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
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