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安徽泄洪区的补偿有:(一)农作物、专业养殖和经济林,分别按照蓄滞洪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50—70%、40—50%、40—50%补偿;(二)住房,按照水毁损失的70%补偿;(三)家庭农业生产机械和役畜以及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按照水毁损失的50%补偿。
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当年冬季、次年春季,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为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受灾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在每年10月底前统计、评估本行政区域受灾人员当年冬季、次年春季的基本生活困难和需求,核实救助对象,编制工作台账,制定救助工作方案,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备案。
2024-09-11 13:45
1、《土地管理法》规定,被征用土地,在拟定征地协议以前已种植的青苗和已有的地上附着物,也应当酌情给予补偿。但是,在征地方案协商签订以后抢种的青苗、抢建的地上附着物,一律不予补偿。
2、征地树木补偿标准是平均每亩补偿0.64万元。林地树木征地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大体按照1—3年、4—13年、14—20年、21年以上等年份进行阶梯性分段补偿。
2022-09-05 09:14
泄洪区是否有补偿,以及具体补偿多少要根据当地发布的政策为准,比如2020年安徽蓄滞洪区就发布了补偿通知,对补偿范围、补偿对象及补偿标准做了详细说明。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应当按照国家统计部门批准的洪涝灾害统计报表的要求,核实和统计所管辖范围的洪涝灾情,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部门,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根据该规定,相关防汛指挥部应当在灾后统计洪涝灾情。
2024-08-28 09:41
泄洪引起鱼塘损失补偿标准为蓄滞洪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0—50%。
蓄滞洪区的补偿工作由县级政府部门组织乡镇级政府部门开展统计、核查工作,并逐层上报至国务院核查、批准,待国务院最终批准后,补偿资金层层下拨至市级或县级政府部门,并由县级政府部门负责补偿资金发放工作。
2024-08-20 10:34
1、征用土地一般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2、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3、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
4、同时土地补偿费必须严格执行区片综合地价。
2022-09-15 10:22
满族等少数民族的特殊待遇:
1、拥有相对独立的立法权(如可以制定适用于本民族的特殊法律或法规);
2、拥有更受保护的司法权(如在刑事审判中酌情执行“两少一宽”的特殊照顾);
3、拥有较为宽裕的生育权(如不执行对汉族普遍实行的强制性“只生一胎”限制);
4、拥有降低门槛的教育权(如在高考或考研中给予少数民族考生适当加分);
5、拥有优先满足的就业权(如大型企业招工时指令性规定少数民族工人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