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以后企业拖欠员工的工资,可以按照以下途径进行处理:
1、协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
2、调解,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仲裁,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劳动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作出仲裁;
4、诉讼,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给予帮助,请求人民法院对劳动争议作出判决,要特别注意,在进行诉讼前,必须先申请劳动仲裁。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10-08 10:42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局去投诉,或者直接去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可以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也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022-08-11 13:41
辞职拖欠工资的处理办法: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2、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2022-09-22 16:55
遇到拖欠员工工资的用人单位,可与用人单位询问协商;若其不理可到劳动仲裁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索要工资;若仲裁以后单位仍不支付工资,可凭仲裁书到法院起诉用人单位,申请强制执行。就职前,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公司基本情况;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看公司诉讼情况;了解公司基本情况,减少出现入职以后拖欠工资等问题。
2022-09-26 11:27
根据《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的维权措施有以下这些:
1、申请调解;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申请仲裁;
调解不成的,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提起诉讼;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10-09 17:11
遇到拖欠员工工资的用人单位,可与用人单位询问协商;若其不理可到劳动仲裁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索要工资;若仲裁以后单位仍不支付工资,可凭仲裁书到法院起诉用人单位,申请强制执行。
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