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休产假的员工薪酬问题,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处于产假阶段的孕妇,其薪酬待遇应参照其在怀孕之前的全额工资水平进行发放,而非仅发放部分底薪。
值得您关注的是,若当事人已加入生育保险计划中,则她/他在产假期间将享受到由生育保险基金提供的生育津贴补贴。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2022-08-08 14:16
2022-08-09 17:04
产假应当是发全薪,具体规定如下:处于产假期间的孕妇的工资,应当按照其怀孕前的工资全额发放,而不是只发约定的底薪,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有参加生育保险的,那么其在产假期间可享受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生育津贴,但是如果当事人没有参加生育保险,那么产假期间的工资理应由用人单位足额支付。
2022-09-06 16:58
全场都涨底薪了拿固定工资的不一定会涨。
国家各地有一个最低工资标准,只要你工资高于这个标准,涨不涨工资需要和单位协商,如果低于这个标准可以要求涨至最新的最低公司标准。基本工资应当是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工资体系设置的每月最低收入标准。固定工资应当是该员工的工资体系不随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变化而变化,每个月的工资数额相对固定。不管是基本工资还是固定工资在法律上没有特别规定,都属于工资。用人单位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即不违法。
2021-12-02 11:19
全场都涨底薪了拿固定工资的不一定会涨。
国家各地有一个最低工资标准,只要你工资高于这个标准,涨不涨工资需要和单位协商,如果低于这个标准可以要求涨至最新的最低公司标准。基本工资应当是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工资体系设置的每月最低收入标准。固定工资应当是该员工的工资体系不随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变化而变化,每个月的工资数额相对固定。不管是基本工资还是固定工资在法律上没有特别规定,都属于工资。用人单位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即不违法。
2022-10-14 09:55
按照之前的工资来算。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其工资应当按照劳动者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来进行计算的,并不是按一个月的基本工资来计算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本人工资,俗称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