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恶意举报公司,未构成犯罪,造成公司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达到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程度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司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5-01-22 16:13
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因恶意举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同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2024-05-14 11:23
员工举报公司不交社保的,公司会面临相关的罚款处罚。
公司不缴纳社保被举报的,公司会被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公司不给公司员工缴纳社保的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被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而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2025-04-23 16:54
员工不交个税,公司作为代缴义务人有责任,员工自己缴纳又由于自身原因未缴纳的,公司没有责任。员工个税一般由单位作为代缴义务人缴纳,从工资中代扣代缴。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022-09-05 09:50
如果不是公司促使员工打架的,员工打架行为属于其个人行为,公司不需承担责任。
员工因私人事情打架斗殴,产生的损害应当由实施侵权的员工本人承担,和公司没有关系。如果打架的原因和被害人的工作内容有关,那么受害人可以基于公平原则,要求公司给予相应补偿,也即是说可以申请工伤。
根据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2022-08-12 11:11
单位骗保员工的责任根据情况不同分为两种:1、公司被定性为诈骗或者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行为,那么参与过的销售财务等等员工也是有可能构成同案犯,需要受到法律的惩罚。2、公司不存在犯罪行为,仅仅是普通的民事上的破产,只要是员工没有向客户承诺以个人的名义担保还款付息,那么员工本人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我国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