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事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算。
2、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3、诉讼时效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1-02-19 08:51
1、交通事故致身体受伤、残疾或死亡的诉讼时效,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2、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既有人身伤害又有财产损失的,诉讼时效应分别计算。
2024-10-12 14:08
2017年10月1日起,按三年诉讼时效期间,民事诉讼时效由原来的2年,改为3年。在此前诉讼时效(两年)已经届满的,新规定的三年诉讼时效没有溯及力,诉讼时效已经届满,不可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本来就是“从旧兼从轻”,且虽然权利人有追诉的权利,但是也必须积极的行使权利。
2021-02-20 09:10
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即交通事故发生之日。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4-04-08 14:03
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发现的伤情,后经检验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以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2022-09-15 17:04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之所以规定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是因为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属于剥夺自由,而管制只是限制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