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咨询
1.专心聆听当事人对案情的详细阐述。
2.对于当事人表达模糊不明或者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耐心的问题询问,以期更全面地掌握该案例的来龙去脉。
3.科学合理地剖析案件的各个方面,明确胜诉几率的高低。
(二)收案
1.依法依规收取律师事务所案件费用(具体收费标准依各律师事务所而异)。
2.对于收案过程进行严格审核,填写完整的收结案审批表并上报领导层审批。
3.向委托人提供《委托须知》以及《办案质量监督卡》(包括存根联),待委托人认真阅读并签署其上的姓名章或盖章。
4.与委托人签订委托代理合同,该合同应为一式两份。
5.获取委托人的书面授权许可。
(1)如果委托人具备书写能力,可自行编写授权委托书;若不具备此项技能,律师可以协助委托人草拟授权委托书,待委托人阅读并确认无误后进行签署或盖章。
(2)若委托人系个人身份,需提交其身份证复印件;如委托人属于团体,需要递交其营业执照复印件及法定代表人证明。
6.在委托人交纳律师服务费之后,律所应当开具正式的律师服务费收据交给委托人。
(三)办案
1.根据实际情况创作各类法律文书:
(1)如委托人是原告方,律师需要制作起诉状。
(2)如委托人是被告方,律师需要撰写答辩状。
2.根据需要开展调查搜集证据工作:
(1)要求委托人递交其已拥有的相关证据资料,诸如书证、物证、视频音频材料等。
(2)律师可自行展开调查取证行动,采取多种手段获取证人证言、公安笔录、档案记录等关键证据。
3.根据代理角色进行立案处理:
(1)如代理人为原告方,律师有责任将律所公函、授权委托书、起诉状、证据目录等关键文件提交至具有管辖权的法院。
(2)法院立案审查部门会针对提交的文件进行严格检查,一旦通过了审查程序,便可正式立案,同时签发受理案件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待后续工作。
4.接到开庭通知书: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法院可能在立案当天即发出开庭通知,另一些则会稍晚一些时间才发。
5.精心准备并创作代理词。
6.参与并亲身体验法庭审理环节。
受委托的律师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
法律依据
《律师法》第三十五条 受委托的律师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
2022-08-05 15:13
赌博案件办理流程:
1、公安机关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按照管辖范围,进行立案侦查;
2、刑事案件立案后,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证据;
3、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移送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起诉;
4、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
5、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并判决。
2024-11-05 09:23
1、辩护律师要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看守所要及时安排会见。在侦查阶段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预审部门应设置律师接待室,对于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办案机关应当在律师提出会见要求后,48小时内开具《安排律师会见非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书》,由律师接待室尽快通知律师并安排律师会见。
2、在审查起诉阶段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律师除了向看守所提供“三证”外,还要出示检察机关提供的起诉意见书复印件。
3、在审判阶段律师会见在押被告人,律师除了向看守所提供“三证”外,还要出示检察机关出具的起诉书副本或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
2022-09-24 08:50
《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是为保障和指导律师,在参与刑事诉讼活动时,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以下简称《律师法》)和相关法律、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结合律师办理刑事案件的实践经验,制定的规范。
该规范规定,律师担任辩护人,应当依法独立履行辩护职责。
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2022-10-30 16:05
《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是为保障和指导律师,在参与刑事诉讼活动时,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以下简称《律师法》)和相关法律、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结合律师办理刑事案件的实践经验,制定的规范。
该规范规定,律师担任辩护人,应当依法独立履行辩护职责。
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2022-08-09 15:47
一个案件在审理、执行过程中,一般应经过立案、缴费、送达、审判、执行、结案等程序。为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人民法院办案工作实行立审分立、审执分立、审监分立、立执分立的原则。
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形式有两种:一是开庭审理,二是书面审理。开庭审理是原则,适用于各类案件;书面审理,仅适用上诉案件,且是合议庭经过阅卷和调查,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或者询问当事人后,对事实清楚,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上诉案件。
审判流程一般如下:
审理前的准备→庭审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评议→复杂案件审委会讨论→宣告判决。
对于疑难复杂的案件,不一定当庭进行评议,有的复杂案件还会经法官专业委员会讨论或者审委会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