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劳务纠纷可以立案。具体如下:
1、当事人向劳动局投诉举报后,劳动局会立案受理,会立即进行调查和处理,会根据调查结果及时作出处理决定或者行政处罚决定;并会及时告知当事人。
2、另外劳动局可以进行调解或者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如果调解不成的,劳动局可以告知员工就劳动争议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者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2024-06-05 14:23
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协商解决;2、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明确责任,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3、仲裁解决;5、诉讼解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5-02-26 14:28
1、应该由被告现在的实际居住地法院管辖。
2、原户籍地法院无权管辖,户籍所在地为住所,经常居地住时,是指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3、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2024-04-28 14:15
劳务合同纠纷可以直接起诉。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务合同纠纷并不是劳动合同纠纷,不需要先申请劳动仲裁才提起诉讼,所以是可以直接提起诉讼的。
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
2022-05-05 13:50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2024-05-31 11:00
1、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应该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工伤认定报告出来,工伤职工治疗结束出院后影响劳动能力的,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
3、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协商工伤赔偿,如果无法达成一致赔偿意见,工伤职工可以向事故发生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工伤赔偿;
4、双方提供证据,经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后,按裁决书执行;
5、如果用人单位不执行裁决书的工伤赔偿,工伤职工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工伤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