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共计七个章节56条条例,其中首章明确阐述该法的实施根据、相关立国因素、法律关注的对象与所遵循的核心原则;次章针对特殊群体——“家庭”的特殊保护;接下来是对学校环境下青少年的保护措施;随后是对于各类社会场所的保护要求;
再者是从司法层面强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随后章是关于法律责任的专章探讨,涉及到侵犯未成年人权益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未成年人在权益维护方面的申请权益以及行政复议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一章作为附件,为该法的实施提供额外的法律支持,包括允许制定相应的行政规章以及地方性的法规,同时也明确了法令的生效日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对未成年人承担监护职责。 国家采取措施指导、支持、帮助和监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2022-09-23 10:20
未成年保护法新增了网络保护。新增网络保护包含17条内容,包括信息内容风险、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网络游戏沉迷风险、网络欺凌风险保护等。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2022-09-27 16:53
为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防范在旅馆发生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公安部制定了旅馆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须”:
一、必须查验入住未成年人身份,并如实登记报送相关信息;
二、必须询问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并记录备查;
三、必须询问同住人员身份关系等情况,并记录备查;
四、必须加强安全巡查和访客管理,预防针对未成年人的不法侵害;
五、必须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可疑情况,并及时联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时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措施。
2022-10-08 15:17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2022-10-31 11:11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2022-11-02 14:01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